坐在背阴河小学整洁、宽敞的会议室里,聆听两位学者型校长的侃侃而谈,感觉在这炎炎夏日,在这酷暑难耐的日子里,犹如一剂“清凉剂”,让躁动的心灵静了下来,让已经被连日的忙碌和酷热掩盖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,让一种工作、学习、研究的心念又迸发出来。
孙唯校长讲起香滨小学的办学特色如数家珍,12年在一所学校打拼,引领这所学校走上了一条“辉煌”之路,不仅是今日的成功,更能预见这所学校灿烂的未来。印象深刻的是这样几点。首先,在谈学校信息化特色,讲到有许多人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怀疑、不接受的心理时,孙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:不是你想不想适应,而是你必须适应的,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。是啊,社会前进的脚步我们根本无法阻挡,更重要的是,我们的职业是教育,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“社会人”——社会需要的人,对社会有贡献、有价值的人。明确当今社会需求,预见未来社会需求,这是教育者的一门必修课,尤其是一名校长,这更是一门必修课!想起自己曾经跟老师提起“职感”这个词,那么自己作为一名校长,是否具备了这样的思维:凡是与自己的职位、职责相联系,以“校长”的立场思考孩子的未来?这门课我需加紧补习!第二,孙校长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:教学生5年,为学生想50年,为国家民族乡500年!我想和大家一样,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话“为国家民族想500年”,何等的胸襟、何等的气魄。曾经对自己提出的“教在今天、想在明天”,总有丝丝的顾虑,毕竟是自己提出来的,没有什么名家大师说过这样的话,这能立得住吗?今天在孙校长这里找到了答案,答案就是,步子还要再大一些。曾经在课改推进会上引用了《基础教育规划纲要解读》一书的封面题词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”来提出我们的课堂是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课改成败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,也一直在耿耿于怀这样的说法能有几人认同?同样今天在孙校长这里找到了注解,教育就是关乎未来的事业,毋庸置疑!第三,在谈到实践办学理念时,孙校长提到了“四想”:想健康、想习惯、想品格、想兴趣。印象深刻的是“想健康”中,香滨小学能把孩子的健康体检做到常态化,比如孩子的近视率做到定期跟踪,并以这些数据向教师问责。新颁布的《纲要》中有这样一句话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”但是能够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此真实、扎实的做起来的,恐怕在全国也是少有的。这着实给了我不小的震撼!
在私下的几句闲聊中,知道了孙校长现在是“教育部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”,在钦佩之余,更是羡慕孙校长有这样好的学习、成长的机遇。但是转念一想,哈市那么多的校长,能入选教育部的教育家培养对象,这和她个人的努力一定是分不开的。而支撑孙校长如此执着跋涉教育之路的,一定是源于孙校长的那句话教育人要“勇于担当、敢于担当”,我想还应该加上一句,这份责任不仅仅是“勇于担当、敢于担当”的问题,而是必须担当!当下的教育,当下的教育人都有太多的不能承受之重,尤其是“想有点作为的教育人”犹感这份重压,但是唯有一份责任,才能支撑一份信念,唯有这份信念才能在这份燥热、这份莽动中,成为引领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!
评论